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轨道交通站域商业集聚特征与演变研究基于数据

来源:商业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7-0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引言 轨道交通站点作为城市触媒能够有效推动城市发展[1]。在强化轨道交通引领城市发展格局的大背景下,成都正积极实施轨道交通加速成网战略。2018年,成都市发布轨道交通相关专

引言

轨道交通站点作为城市触媒能够有效推动城市发展[1]。在强化轨道交通引领城市发展格局的大背景下,成都正积极实施轨道交通加速成网战略。2018年,成都市发布轨道交通相关专项规划与设计导则[2],将TOD模式作为推动城市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商业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其与轨道交通开发的互动关系是当下关注的热点问题[3]。国外学者对于轨道交通开发影响的探讨从早期对于地铁沿线土地利用[4-5]、轨道交通开发对地价以及经济的影响[6-9]的关注由中心城区逐渐扩展到快速增长的城郊区域[10]。国内学者对于轨道交通建设与城市商业互动发展的研究成果较为丰富:如宏观层面上,基于轨道交通与城市公共中心体系的空间耦合角度提出相关原则[11]、基于多维视角对广州市轨道交通站点开展实证研究[12]等,可有效指导轨道交通和城市商业互动规划与发展;中微观层面上,系统剖析上海核心城区轨道交通站域商业空间的多层面分布特征[13]、发现地铁站周边商业圈层结构并划分商业网点结构形态[14]195,通过定性与定量结合探讨轨道交通与商业集聚关系,有助于地铁引导城市建设。

综上所述,现有研究主要聚焦于轨道交通对沿线站点商业分布的影响,针对两者互动发展演变的时间维度考量较少,且针对轨道交通站域商业不同类型子系统的研究尚待深入。近年来城市兴趣点(Point of Interest,POI)等大数据的兴起为轨道交通开发与城市商业互动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与视角[15-16],如通过POI数据识别城市多类型商业中心与集聚特征[17]55、基于兴趣点(POI)、手机信令数据等对街道活力展开定量探索[18]52、分析测度建成环境功能多样性对街道活力的影响等[19]。既有研究证明了POI等大数据用于识别城市功能结构及因集聚效应而产生商业网点活跃度的有效性,一定程度上为轨道交通介入下的站域商业集聚与演变提供了方法支持。

表1 选定地铁站点概况及区位分布?

当前中国城镇化建设正积极寻求基于精细增长的存量更新而非粗放扩张,轨道交通及周边地区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有待提高[20]、TOD模式如何与旧城更新协调发展仍处于探索阶段。如何统筹优化轨道交通站域商业资源分布格局,充分发挥轨道交通站域对中心城区更新建设的引导作用,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研究选取成都市中心城区12个典型地铁站点区域(以下简称站域),通过ARCGIS软件处理2009年、2013年和2018年商业POI数据,解读轨道交通站域商业集聚特征,分析对比其演变发展、并初步解析影响商业集聚演变的主要因素,以期促进站域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引导轨道交通开发与城市商业互动发展。

1 研究对象的选取及研究方法

1.1 代表性站点的选取及研究范围界定

站点的选择首先考虑商业发展较为成熟和繁荣的区域;其次应能反映地铁开通时长对站域商业集聚演变的影响;最后基于成都市相关政策文件对轨道交通站点的分级考虑多种规模和定位[2]。因此选取位于成都市中心城区[21]的12个典型地铁站域,均位于发展较为成熟的锦江、青羊等行政区,其商业受站点影响较大;站点所在地铁线路为2010年9月开通的成都地铁1号线和2012年9月开通的地铁2号线,均为开通较早且运营相对成熟的线路(表1)。根据TOD理论,城市轨道交通站点的影响范围为步行10min左右的距离,即400~800m半径范围[22];《城市轨道沿线地区规划设计导则》将距离站点300~500m、500~800m范围分别定义为轨道站点核心区和影响区,与轨道功能紧密关联。因此将研究范围界定为以选定地铁站点为圆心,半径800m内的区域。

图1 研究思路框架图

1.2 主要数据来源与分类

站域商业业态分类参考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以及国家零售业态分类标准[14]189。由于研究数据来源为POI(Point of Interest)数据,该数据共分为19个大类,如餐饮服务、购物服务、住宿服务,生活服务等[23]。结合传统的商业分类国家标准和实地考察,将业态分为餐饮服务、购物服务、生活服务、科教文化及住宿服务5类,并进行相关数据处理与分析。

有别于传统的调研和测绘,POI数据(Point of Interest)是描述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地理实体,能较为精准地提供相关地理位置信息以及城市活动,一定程度上为建筑学和城市规划领域相关学者提供定量研究的可操作性。基于历史数据的获取难度以及分类筛选达成基本一致的过程,选用2009年、2013年和2018年POI数据,基于ARCGIS软件平台进行处理分析,定量解读与对比站域商业集聚特征与演变趋势,初步探讨影响商业集聚演变的主要因素。同时结合文献调查、实地调研、查阅相关网站公众平台、百度地图、OSM开源地图获取规划、相关道路及建筑资料,并基于ARCGIS平台进行整合与分析。

文章来源:《商业研究》 网址: http://www.syyjbjb.cn/qikandaodu/2021/0708/575.html



上一篇:商业综合体绿色建筑电气设计分析
下一篇:城市更新下的历史商业街巷空间吸引力影响因素

商业研究投稿 | 商业研究编辑部| 商业研究版面费 | 商业研究论文发表 | 商业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商业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