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商业综合体与地形设计结合探析

来源:商业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7-0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骆雯婷(1981-),女,安徽舒城人,2008年毕业于安徽省建筑与工业学院建筑学专业,本科,工程师。专业方向:建筑设计。 1 项目概况 本项目位于安徽省六安市。六安市为安徽省地级市

骆雯婷(1981-),女,安徽舒城人,2008年毕业于安徽省建筑与工业学院建筑学专业,本科,工程师。专业方向:建筑设计。

1 项目概况

本项目位于安徽省六安市。六安市为安徽省地级市,位于安徽省西部,简称英,别称“皋城”,处于长江与淮河之间,大别山北麓,长江三角洲经济区西翼,地理意义上的“皖西”特指六安。近年来六安市经济高速发展,GDP年年攀升。业主也正是看中该地域未来的无限潜力,遂决定在此开发一栋商业综合体建筑。

项目用地位于六安市六舒路也金城大道交叉口,地块形状为“L”型。该地块是六安市老城区向外围延伸发展的重要地段之一,六舒路为六安通到邻县舒城县的重要交通要道。本项目地块周边也已经有几个成熟的住宅小区,根据政府规划发展纲要,未来还会将六安市重点中学迁至此地,所以此地块后期商业价值不言而喻。

2 规划设计理念

图1 鸟瞰效果图

设计理念中本商业综合体商业部分主立面沿六舒路与金城大道沿街而起,以此来吸引主要城市道路的人流。综合楼主楼办公部分放置于地块北部,设置独立出入口,避免后期的人流穿叉。金城大道东部拐角另放一栋多层月子会所,为业主特有产业。

该商业综合体在拿地初期,正是六舒城道路改造时期,改造后的六舒路与业主地块的高差达到3m之多。根据城市规划发展纲要,六舒路此区域的开发地块严禁设置车行出入口,所以该地块的车行主要出入口必须设置在金城大道上,这就导致该地块的主要车行出入口比六舒路与金城大道的交叉口路面标高低3.6m之多,这对整个地块的设计造成非常大的困扰。一方面,如果不考虑这个路面上的高差,那么综合体的一楼虽然与六舒路是同一个标高平面,但是在金城大道的主要车行出入口处会形成一个高达3m多的平台高差,这样不但会对主入口的视角造成一个视角上的冲击,也会对场地内的交通流线连续性产生影响。当人员从六舒路转至金城大道时,会造成交通流线的不畅通。所以这一方案对此地块并不适用。

图2 透视效果图

图3 总平面效果图

既然同一标高面的处理方法不适合的话,那么我们就从不同标高面来考虑,通过现场的实勘,我们提出利用现场地形标高这一特点,将负一层停车场设计成局部架空层,即负一层停车场对于六舒路是完全地下停车场,但是对于金城大道的路面标高它又是地面一层。这样一来,车辆在从金城大道车辆主出入口进入基地后,可以沿商业综合体四周形成一个流畅交通流线组织,在综合体沿六舒路的商业又形成了一个人流的交通流线组织,整体规划协调统一,也满足消防环道的要求。

3 单体设计论述

3.1 功能布置

从总平面布置图中可以看到,在这个“L”型的地块中,我们在六舒路设置的是一个人行出入口,将主要的车行出入口设置在金城大道上,将商业综合体设置成“C”型,主要商业立面放置在六舒路面,沿六舒路拐至金城大道上,主楼的办公部分放置在地块的北面,也是整个商业综合体的北部。这样便形成了一个人车分流的出入口,极大地避免了后期当中人流和车流交叉的困扰。

3.2 地下车库的设计

图4 负二层平面图

对该地块高差标高的利用,是本文的重点。在金城大道的标高上,车辆从金城大道进入车行主入口进入基地以后,就可以看到有两个直接进入负一层架空层的直接汽车出入口和两个直接驶入负二层汽车库的出入口,即车辆可以从基地的东边直接进入商业综合体负一层的停车场,也是为了以后商业综合体内部的管理和送货平台创造出一处独立的空间。车辆也可以通过两个独立的负二层汽车出入口直接驶入负二层地下停车库,四个汽车出入口互不干扰,位置分布合理,使用方便。在负一层架空层靠东边还设置了整体基地的配电房,可以直接对外疏散,符合消防和日常管理的要求。如果有少量人流通过这个金城大道的出入口进入基地,也可以通过商业综合体南边负一层的直接交通组织出入口进入到该栋建筑内部,该南立面也设置了两个交通核组织将人流疏散至上部各层中。利用负一层直接对外面疏散的特点,不仅将基地的配电房设计于此层当中,还将规划中的80个充电桩车位设计于此层。负一层架空层设置了包括配电房在内的5个防火分区,每个防火分区均不大于4000㎡,满足消防设计要求。不同于负一层和负二层共用一个汽车坡道的设计,此次在六安南山国际商业广场的设计中,负二层被设计了两个独立的出入车道。一个位于主楼的东侧,另一个位于基地内部,主楼东侧的汽车坡坡道设计宽度为4m的单车道,另一个地下车库车辆出入口设计为7m的双车道设计。满足规范要求的大型地下停车场不少于三车道的设计要求,负二层的北部为人防工程兼停车库设计,人防设计为乙类6级。整个负二层建筑面积为8600㎡,为了充分利用地下层停车场的优势,负二层在西边沿金城大道边向外围扩充了三个柱距约22m的距离,负二层停车库在基地的东边也向外围扩充了2个柱网约12m的距离。这样一来可以最大化增加地下停车场的面积,极大地满足日后综合体的停车要求。在一层的室外地面上,汽车库的顶板均作降板覆土的处理。

文章来源:《商业研究》 网址: http://www.syyjbjb.cn/qikandaodu/2021/0708/573.html



上一篇:大型商业综合体建筑消防监督审核问题探析
下一篇:商业综合体绿色建筑电气设计分析

商业研究投稿 | 商业研究编辑部| 商业研究版面费 | 商业研究论文发表 | 商业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商业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